新闻快讯

中国中医药报:乘“双创”风潮 谱事业新篇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0日 08:53 作者:尹政博 点击数:5

6月7日,《中国中医药报》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乘‘双创’风潮谱事业新篇”为题,报道了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的特色做法与成效。  

原文如下: 

长春中医药大学:乘“双创”风潮谱事业新篇 

“创新,超越自我。”“创业,点燃梦想。”近年来,创新创业的热潮在长春中医药大学校园里不断高涨,一大批青年教师和学生自发地投身于创新创业中,涌现出众多的“创客”及团队。他们不仅在国家级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还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让古老的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股热潮的背后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的顺势而为、高位统筹,是学校“双创”教育工作的升级和深化,也是学校对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的思考与探索。 

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创新创业教育更应如此。那么,如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流创新人才保障,就是中国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这些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用一系列有效举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育人格局当中、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顶层设计为“双创”做好规划—— 

2016年,学校出台《长春中医药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暂行)》,2018年进行修订,提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型大学。与此同时,创新创业工作被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设创新长中大”目标被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被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工作被列入每年党政工作要点。 

为此,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规划和工作运行;设立创新创业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其中,仅2018年,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发展、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就投入资金2187万元;在创新教育、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方面投入238.42万元;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300万元。 

人才定位为“双创”划出重点—— 

“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下,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创业实践,向更深、更高、更全面的目标发展,培养更多中医药领域的高尖端人才,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额发展提供源动力。”校党委书记张兴海说。 

对此,学校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在医学类专业创建“任继学班”,在药学类专业创建“卓越工程师班”等特色班级,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慕课、网络通识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比如,开设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3门共80学时,开设了《跨境电商教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选修课12门,总计296学时18.5学分,开设了《创新思维与方法》《创造学概论》等慕课、视频公开课19门,总计532学时32学分等等,基本实现了创业基础教育对本科生的全覆盖。 

学校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2015年,创新创业教研室成立,现有专职教师17人,创业项目指导教师90人。聘请深度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校外导师44人,建立了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134人创业导师库。 

奖励机制为“双创”营造氛围—— 

在教师层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表现突出”作为教学名师、教学新秀、优秀教师评选重要条件,将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赛等工作业绩纳入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在学生层面,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修满10学分可冲抵2门任选课;明确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修业年限最长可达标准学制的2倍时间;制定了跨专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细则,允许创业学生跨学院选修专业课程;设立“学生学术研究竞赛奖励基金”,通过经费场地支持、授予荣誉称号、学分奖励、提供专利服务,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 

一项又一项制度被精准落实,一个又一个计划在稳步开展,也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心怀梦想的青年人投身到“双创”大潮中。 

让创新创业之梦有起飞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 

这些年,长春中医药大学用一系列切实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学校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为载体,构建了具有医学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实训体系。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创客”们满足实际需求—— 

校外,阿里云创新中心、修正清和源大健康双创平台等33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向全校创业团队“敞开怀抱”; 

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健康+互联网”创业孵化园等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研究、指导、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创新实践中心、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等6个校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分满足各学科专业实践实训需要。此外,承担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团队可以优先使用学校时珍楼、仲景楼等实践教学场地和总值3.1亿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依托这些平台,学校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6年以来,共立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92项,其中国家级160项,参与学生数千人。 

构建创新创业培育体系,为“创客”们提供表现机会—— 

学校将“大学生创业之旅”系统引入大学生创业实训课,模拟创业全过程。其中,连续6年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连续9轮开展“长中学子学术支持计划”,连续2年开展“橘井杯学术科研创新及创业项目支持计划”。此外,学校还构建了校院两级竞赛体系,常态化开展校级“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 

借助这些活动,校园内营造出人人参与创新创业的火热氛围,一大批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得到锻炼,取得佳绩。2016年以来,学校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95项,在首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3项,奖励级别和获奖总数位居行业院校前3名,并获得第二届大赛的承办资格。 

打造一体化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创客”们解决后顾之忧—— 

“全程指导-竞赛选拔-支持保障-项目孵化-精准帮扶”,这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对创新创业团队提供的一体化、全链条指导服务服务。 

具体而言,凡是有创新创业意愿和兴趣的学生都会被纳入学校的创业信息库,学校会定期开展创业指导类课程、讲座、沙龙、咨询等服务活动,鼓励引导大学生参加“大创”计划和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并为之配备专业导师,实现由创客向项目团队的转化,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凡是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企业),学校都会为之提供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等培训,并有“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为之“保驾护航”。 

一项项举措犹如一道道台阶,给了“创客”们不断攀登的勇气和信心,让无数渴望高飞的梦想有了起飞的支撑和力量…… 

让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那么,如何引导广大青年将创新创业“青春梦”自觉融入中国梦?长春中医药大学有自己的“秘籍”。 

2016年,学校正式实施“三服务三提升工程”,号召师生走进社区,服务人民群众健康,走进医药企业,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由此,组建100个师生志愿服务团队,对接100个社区开展中医特色志愿服务,年服务群众11000余人次;组建“中药兴农”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开展中药种植精准扶贫项目,105户实现脱贫致富,项目团队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青红”赛道银奖。 

此外,学校“杏林青马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等党建工程的实施,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长春中医药大学还有另外一个“秘籍”——发挥科技优势,打造成果转化平台,助力地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很多技术难题得以解决,疏通产业发展障碍。其中,“人参食用安全性评价”和“人参检测新方法”的科研攻关,解决了人参不能进入食品、人参无损检测、农药残留监测等问题,研制人参系列产品20余种,产值达3.8亿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吉林省中药资源保护利用”项目,填补了吉林省34年未系统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空白,累计指导中药材生产1.9万亩,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4万亩,实现直接经济产值1.7亿元,带动3700户农民脱贫致富。 

很多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助推吉林大健康产业建设。其中,研发镇脑宁、肺宁颗粒、颈痛灵等新药,累计产值90余亿元。与修正药业、吉林敖东等50余家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设立创新创业专项基金。 

很多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促进师生投身创业实践。其中,第三、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项目“五人创——时代背景下的中医系统减肥”和“祥昱堂共享诊所”均已创业经营,年营收均在200万元以上,发展趋势良好。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富春牵头的师生共创项目“艾络康”系列穴贴,获得5项国家专利,产品实现了网络运营和线下销售,受益患者达18万人次。 

如今,全校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KAB俱乐部等学术及创新创业类社团18个,注册会员2695人,其中涌现出吉林省十大创业先锋提名奖获得者哈丽娟、滕思源,“祥昱堂共享诊所”创始人衡乃元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成功创业典型。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双创”热潮激荡,长春中医药大学也将顺应这滚滚浪潮,加强创新创业工作,为国家发展不断培育卓越人才。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出品/党委宣传部